年度目标仅完成一半,北汽蓝谷2022年预亏52亿~58亿元 焦点观察
年度目标仅完成一半,北汽蓝谷2022年预亏52亿~58亿元
【资料图】
【大河财立方 记者 赖苏婷】1月30日晚,北汽蓝谷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截至1月31日收盘,北汽蓝谷报收于6.67元,下跌1.04%。
公告提到,北汽蓝谷报告期内预计归母净利润-52亿~-58亿元,扣非净利润-62亿~-56亿元。
北汽蓝谷表示,一方面,2022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动力电池等零部件成本上涨,挤压公司利润空间,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公司产品销量还处于快速提升期,规模效应不明显,同时为了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公司在技术研发、品牌渠道建设上持续投入,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据悉,北汽蓝谷控股股东为北京汽车集团,持股29.73%,北京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纯电动乘用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与销售服务,目前推出极狐、北京汽车两大品牌。
连续亏损,预计三年超150亿元
过往财报显示,北汽蓝谷在2020年、2021年净利润亏损分别为65亿元、52亿元,按本次预亏情况进行合计,其三年亏损将超过150亿元。
业绩惨淡的北汽蓝谷不得不借助融资“回血求生”。
根据资料,2018年~2021年,北汽蓝谷完成三次定增,累计募集资金合计352亿元。
2021年1月,北汽蓝谷55亿元定增获批,公司表示募集资金将用于ARCFOX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项目、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项目、换电业务系统开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2022年7月,北汽蓝谷再次开启定增计划,计划募资80亿元,定增计划公告提到资金计划用于面向场景化产品的滑板平台开发项目、整车产品升级开发项目、研发与核心能力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巧合的是,北汽蓝谷上市以后的融资款合计约为150亿元,与三年以来的净利润亏损持平。
被甩在后头的“先行者”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北汽蓝谷前身是2009年开始独立运营的北汽新能源,成立初期主要面向出租车、网约车、租车行业等B端市场,依托高性价比的EU及EX系列,在2013年至2019年连续7年蝉联国内新能源销售冠军。2018年9月27日,北汽蓝谷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第一股。但后因转型不当,在B端市场的红利消失后,北汽新能源迅速从风口上摔落,被后起之秀甩在了后面。
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年18家新能源汽车厂商的销量情况和排名,其中比亚迪汽车以185万辆的销量一枝独秀,特斯拉以131.4万辆紧随其后,广汽埃安销量超27万辆位列第三,五大造车新势力哪吒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销量全部超过10万辆。
相比之下,北汽蓝谷销量显得惨淡。2022年,北汽蓝谷实现总体销量仅5万辆,虽然较上年同期实现92.06%的增长,但与2022年初北汽蓝谷定下的10万辆年度销售目标相比,仅完成了目标销量的50%。同时,北汽蓝谷的增长节奏也未能跟上市场步伐,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649.8万辆,同比增长96.3%。
IP GLOBAL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北汽蓝谷当前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在不扩大亏损的情况下提升销量,这一点需要依赖产品的性价比以及其后的设计、工艺与供应链支持,但这恰是北汽蓝谷比较欠缺和颇为被动之处。
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出现分化
从市场外部环境看,北汽蓝谷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者不断增加。企查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注册量呈上升趋势。2020年我国新增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7.52万家,同比增长83.37%。2021年新增17.06万家,同比增长126.90%。2022年新增23.94万家,同比增长40.34%。另一方面,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新能源补贴退坡的影响,汽车制造成本的增加,进一步加大车企经营压力。
柏文喜表示,当前上游原材料和电池的涨价,将提高北汽蓝谷的成本压力,这与握有电池等上游资源的比亚迪等头部新能源车企相比较而言,差距可能会进一步加大。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会出现行业分化现象——头部企业更加强势,弱势企业迅速被边缘化。可以看到,近期在特斯拉降价的情况下,头部车企依然逆势小幅提价,这是弱势车企很难办到也不敢想象的。非头部车企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自身车型的性价比,在此基础上依靠营销与市场创新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表现平淡的北汽蓝谷,较为人称道的是去年独家冠名罗大佑和崔健视频号演唱会,在营销上实现迅速“破圈”,但从当前的业绩来看,品牌“破圈”对于北汽蓝谷而言可能并不足够。
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